穀胱甘肽

穀胱甘肽

口服穀胱甘肽錠於肌膚功效性評估

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老化表現中,以乾燥、暗沈、皺紋是最顯而易見且最希望被解決的表徵。本研究以每日250 毫克口服穀胱甘肽腸溶衣錠,對22名膚色類型為Fitzpatrick skin types II之女性受測者,進行連續四週的使用觀察,以確立皮膚功效性之研究。皮膚功效性檢測使用Cutometer^®dualMPA580搭配Corneometer^®CM825及Mexameter^®MX18測定探頭,檢測皮膚含水量及黑紅色素含量。使用色差儀Colorimeter CR-10檢測皮膚顏色變化。使用VISIA^®CR system檢測皮膚斑點(spots)、曬斑(UV spots)及皺紋(wrinkles)變化。連續四週使用結果顯示,受測者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較服用前顯著提升(**p<0.01);皮膚黑色素含量於露光處(臉部)、選定斑點、遮光處(腰際)皆有顯著下降(***p<0.001);皮膚明亮度(*L)於露光及遮光處皆有顯著提升(***p<0.001,**p<0.01);皮膚斑點、UV斑及皺紋亦有顯著減少(*p<0.05,**p<0.01,*p<0.05)。本研究結果顯示,連續四週每日服用250毫克還原型穀胱甘肽腸溶衣錠食品,能有效促進肌膚美白、保濕、抗衰老之功效。本研究成果期望能作為美肌類食品於保健肌膚實證之基礎。

作者:蔡宜君

穀胱甘肽對大鼠視叉上核神經元的作用

作者:黃榮棋

摘要:

Glutathione (γ-glutamylcysteinylglycine; GSH)是細胞內十分重要的還原劑,對胞內蛋白質的正常運作扮演著關鍵角色;同時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劑,可以直接捕捉自由基及活性氧物質,防止細胞受到氧化傷害。越來越多證據指出,胞外的GSH在中樞神經系統還扮演著神經傳遞物質及神經調節物質的功能,但作用機制卻一直不是很清楚。我利用全細胞電壓鉗制的記錄方式,來探討GSH對大鼠視叉上核(suprachiasmatic nucleus; SCN)膜電流的影響。我的實驗結果指出,GSH電流非經鈣通道或GABA受體通道產生,也不是透過抑制鈉鉀幫浦。GSH內流由鈉離子攜帶,但不是透過酸敏性鈉通道,也不是透過鈉漏通道。相反地,GSH電流會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的glutamate拮抗劑所阻斷,而且會與glutamate競爭glutamate受體。加上氧化態的GSSG也與GSH作用類似,意謂著GSH的作用不是透過氧化還原反應,而最有可能透過其中的glutamate residue作用在glutamate (NMDA) 受體上頭。由於低濃度(10-50 µM)的GSH對SCN神經元的膜電流已有作用,其作用方式包括本研究認為的glutamate受體作用,以及未知的另一種作用,我的實驗結果暗示說,GSH可能在SCN神經元的生理功能扮演一角。

*非以本公司產品實驗